谈到红外光、激光和微波等等,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了解,但是清楚太赫兹的可能就寥寥无几了。
太赫兹被称为“生命光线”,是“光”能量的一种,是指波长在 3μm 到 1000μm 之间,频率为 0.1-10THz,介于微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它是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少、开发最少的一个波段,被称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太赫兹具有低能量、宽频谱、强穿透、瞬态性等技术特点,正因为这些特性,它在国防、天文、医疗、生物、计算机、通信等科学领域中显示出重大的科学价值及实用前景。
太赫兹频率示意图
探索复杂氧气化物材料磁性的超快太赫兹调控
近年来,随着太赫兹波产生和探测技术的日趋成熟,铁磁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国际上利用太赫兹脉冲调控关联氧化物材料磁性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强关联复杂氧化物材料(含块体与薄膜)领域,国内几乎是空白。由于其绝大多数都是电子关联非常强的材料,体内有序结构复杂,磁性超快调控上手段仍然在摸索之中。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简称“电研院”)传来消息,其核心科研团队正式启动了“复杂氧气化物材料磁性的超快太赫兹调控”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该类材料中特征的磁激发及各种序的竞争、耦合关系,实现对其磁有序的有效调控。
这种改变对发展新型超快光电器件和存储介质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后续以光电结合为基础的高速信息存储器件研发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自主研发国内首台超宽谱时域太赫兹谱仪
据介绍,该研究结合4d过渡金属、4f稀土氧化物等新型磁性材料,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超快磁性量子调控方法,同时研制出2套超快探测/调控科研样机,分别是高精度时间分辨磁光光谱仪、超宽谱时域太赫兹谱仪。产品的成功推出,将大幅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有望打破国际垄断,同时推动整个行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其中,太赫兹谱仪具有“宽频谱”和“连续可调”的技术优势,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物质种类、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对复合材料检测、生物医药、化学分析、食品农产品检查、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太赫兹波的波形、偏振和相位的调制,能够满足对不同材料和物质的检测需求。有望可率先实现0.1-20 THz的频宽覆盖,这是目前国际、国内主流市场上几乎不存在的。
东莞市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方面已具备良好基础,在电研院的积极推动下,该团队目前已落地东莞,并推动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项目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东莞量子物理战略新兴领域的发展。
电研院将加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该项研究已获得2018年东莞市核心技术攻关前沿项目立项(已公示完毕),市财政资助金额为200万元。同时获得立项的还有“面向移动支付的可信数据共享联盟区块链”项目。
作为创新驱动“升级版”十大行动计划之一,东莞市去年底出台了《东莞市核心技术攻关“攀登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每年支持市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5—30项;到2020年,力争实施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0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70项以上;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50项以上。
在电研院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东莞市副市长、电研院副理事长刘炜要求电研院在内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同时持续做好企业及区域产业服务。
本次同时获得2个项目立项,是电研院在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新突破,也是电研院在企业技术服务方面新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