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官方微信

行业动态首页>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中兴大举出击智能交通:三大领域同时出击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06-19 10:00:50  【打印此页】  【关闭

新浪科技汛 6月18日消息,在我国加大解决交通问题之际,中兴通讯近日提出,全国各地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中,应该把“智慧交通”列入其中,要深入分析我国交通量大数据,为整个交通系统的规划和改进提供决策依据,打造智能的交通环境。

“智能交通”日益普及

中兴通讯是在近日的“第五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暨第三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上做上述表示的。

交通目前是我国很多城市的严重问题。不过,据悉,实际上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智能交通,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在交通运输和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及自动控制技术,并在全国主要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使用了单点定周期交通信号控制器和线协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例如北京前三门大街80年代初就陆续从国外引进了英国的SCOOT系统、澳大利亚的SCATS系统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始建设综合性的交通指挥控制系统以应对城市交通拥堵情,,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视监视系统、警车定位系统和车辆与机动车驾驶人档案管理系统等。

进入21世纪,我国更加大了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2000年国家科技部组织相关部委,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总体规划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标准制定和人才培训,组织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示范工程。

不过,目前智能交通的管理似乎又进入新的里程碑,各地新上马的“智慧城市”均把“智能交通”纳入其中,对此,中兴通讯副总裁胡剑表示,智慧交通就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讯产品在整个交通应用当中非常广泛,包括很多高速公路的设备,还有城市交通的设备,都需要用通讯,而这正是通信设备商出身的中兴通讯的优势。

三大领域出击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IBM(183.6, 1.34, 0.74%)、贝尔,中兴通讯等国内外企业都有涉足。

在本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上,中兴通讯主要展示了三个方面的设备,一是智慧交通控制方案,二是交通运营管理方面,三是信息服务。

中兴通讯副总裁胡剑,通过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构建的高效交通管制、便捷运营管理和贴心信息服务三大系统,在交通量暴增的今天,可以用智慧玩转大数据,一举打通整个庞杂交通网络的奇经八脉,为交通管理指挥、收费管理、公众出行、车辆管控等增添了诸多智能化的元素。

中兴通讯智能交通行业总监张慧具体举例说,中兴通讯已研发综合管控平台可以进行交通诱导、日常管控、缉查报警、实时视频、车辆监控、决策分析等操作。这套系统应用在现实环境,犹如为交管系统装上了一双千里眼。通过遍布在道路或者街头的摄像头采集数据,并借助互联网实时传输到综合管控平台的电脑上,交通管理人员只要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摄像头覆盖的每一条街道和路口,及时发现并安排人员处理交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也可以迅速响应,展开紧急救援,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样的话,交警不用顶着炎炎烈日指挥交通,在管控中心的电脑上即可对交通路况进行实时监控;司机经过高速收费站无需停下来缴费或者排队等候,利用电子车牌就能自动扣费快速通行;市民出行借助智能手机上的APP应用就可以轻松实现路线查询、车票购买等操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多种智能交通方案亮相和商用

据悉,2011年4月,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研发包括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公共交通信息采集监测与服务、运营监管和应急保障等城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以显著提高城市交通营运管理水平。  实际上,中兴通讯已经实现了多个领先。比如或许不少司机都极不情愿在高速收费路口频繁停车或者减速,更不堪忍受高峰期排队等候的滋味,通过中兴通讯提供的电子车牌和ETC电子收费系统让他们无需等待,通过内置在车内电子标签可以实现不停车自动扣费,这不仅加快了车辆通行的速度,更有利于提升了道路运营方收费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对减少噪声和废气排放也非常有帮助。

据悉,电子车牌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衍生应用,后台服务器由国家政府机构统一保存和管理,拥有极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防伪性,目前已经在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公共安全、环保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另外,在宁波,中兴通讯还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了一种名为“宁波通”的APP应用,拥有出行小秘书、路况查询、停车诱导等近20项功 、能,只要将其安装在移动设备上,连接无线移动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交通服务,问路不求人,打车不用等。

此外,今年年初,中兴就与巴士集团达成合作,并表示将于第二季度实现深圳部分公交免费Wifi的覆盖。

Copyright 2017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部二路17号 粤ICP备19147591号

官方微信

地址定位